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 三大动能助推升 转型
围绕 * ;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rd* ;这一主题,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从不同侧面谈及工业4.0的特点、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及新技术革命下需要何种治理架构和产业模式。
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时指出,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发展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要让制造业转型升 ,要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此前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论坛上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渗透性,即对行业全产业链形成渗透;另一个是几乎零边际成本效益。这两大特征将会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也会让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革。
参加论坛的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仍在持续被发掘,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三个方面的新动能正在聚集:一是利用o(︶︿︶)o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培育新经济;三是推进开发型经济,利用互联网配置全球资源。
政府是推进工业革命的召集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也出现增速放缓的局面。然而,工信部副部长冯飞从中却看到新的机遇。
在夏季达沃斯6月27日的 * ;中国智造&rd* ;分论坛上,冯飞说: * ;从全球历史来看,基本上创新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是逆向分布的,也就是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恰恰是创新比较活跃的时期,历史上大都是这样的。&rd* ;
在冯飞看来,在高渗透性和零边际成本作用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由大规模生产转到规模化定制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革命和平台经济、企业的网络化、扁平化将成为新的趋势。另外,分享经济、移动经济等新的产业形态也在不断涌现。
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峰曾对记者说: * ;新的科技革命为制造业带来两大动力:一是传统行业利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提升附加值;二是新能源、3D打印、精准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rd* ;
那么,应该如何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6月28日的 *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rd* ;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这一切都应该基于领导力的核心,政府 、创业者、企业家、社会 、非政府组织的 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
在推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政府可以发挥何种作用?加拿大创新、科学与经济发展部长拜恩斯认为,在社会角色的划分上,政府本身并不是足够敏捷的,很难赶得上经济社会变化的速度。 * ;为此,政府需要的是一种出面召集的能力,能把学术界、公民社会、企业界与各 政府等主体召集在一起。政府的召集能力,能促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让不同主体都能够竭尽所能来共同找到解决的方案。&rd* ;
在我国,工信部作为负责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的部委,冯飞在上述论坛中表示,工信部负责了制造业的 * ;供给侧&rd* ;,关键的环节就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生态。 *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要用包容性来激励创新。中国制造2025实际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我们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还有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提升。我们要把市场的力量、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增长动能充分发挥出来。&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