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互补,中德工业瞄向深度合作
由中德智能制造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举办的2016中德智能制造企业家大会6月2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 ;务实推动中德工业界深度合作&rd*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德国驻上海代总领事白约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以及中外企业代表约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完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机制
辛国斌说,中德两国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在各自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过长期共同努力,中德两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 * ;不久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再度成为两国领导人关注的热点和中德政府磋商的重点,战略上的有效对接,预示着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rd* ;
辛国斌表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有诸多共同之处,其战略使命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核心理念都是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重点任务都包括打造信息物理系统(CPS)、建设智慧工厂等内容。
辛国斌认为,当前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和众多企业都希望能借助智能制造这一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将消费和需求有效衔接起来,实现供给侧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优化,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性能,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智能制造就是其中 重要的内容,吸引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学习借鉴。
辛国斌表示, * ;尽管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制造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更加严峻。但是我们判断,&ls* ;十三五&rs* ;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更没有变。&rd* ;
辛国斌表示,为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 、降本增效,中国制造业需要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促进制造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精细化发展转变,从扩大供给规模向提升供给效能转变,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 ;中德两国产业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中小企业发展领域,双方合作空间的潜力巨大。&rd* ;辛国斌说,目前中德两国已经通过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等形式,积极推进政府间的对话合作和产业界的对接交流。 * ;我希望两国企业家能在联盟的平台上加强交流,相